您现在的位置:中恒信网站首页 > 学习文苑 > 金融 > 利率市场化与汇率的“综合平衡”

利率市场化与汇率的“综合平衡”

更新时间:2008/03/31 编辑:凌海发 点击次数:21386

  利率改革是我国目前金融改革的核心,市场化利率体系的建立是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但货币当局有必要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充分认识利率在平衡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以确保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

  利率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在目前条件下,利率政策对汇率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发达市场经济体系中适用的利率平价在我国无法生效。1994~1997年间人民币利率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上的美元利率,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在此期间人民币应贬值,但与之相反,4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微升了1.8%。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资本项目外汇管制;二是金融市场尚欠发达;三是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

  由于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和金融市场欠发达,人民币的利率与汇率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建立直接的必然联系,利率变化对汇率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及对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来间接实现的。利率的变动可以通过贸易和境内外资金流动影响外汇汇率,进而影响到国际收支,再进而影响国内货币供给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但是我国资本项目收支仍受到严格管制,外汇市场又是一个封闭型外汇头寸市场,仅限于银行间外汇交易,而且国内货币市场不发达,它与外汇市场的直接联系也尚未建立。因此,利率只能通过影响国内经济的迂回方式来影响汇率。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的“综合平衡”

  第一,利率市场化应以短期利率可经常变动为前提,短期利率既可低于中长期利率,亦可高于中长期利率。同时加强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培育。另外,把央行的外币同业拆借市场操作(为此需要建立一个能满足此项要求的外币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市场操作加以搭配来调节银根和汇价,把央行的远期外汇市场操作和货币市场操作搭配起来来熨平货币市场的短期波动和调节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这样在外币同业拆借市场建立后,三个市场的成熟和正式关联的建立将改变我国利率——汇率机制迂回式的次级传导特性。

  第二,1996年以来央行已连续7次调低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9.18降到了2.25,贷款利率从10.98降到了5.85,如果再加上停办保值补贴和出台利息税,实际降息共达9次。而美联储自1999年6月以来已连续6次升息,联邦基金利率从5升到了6.5,贴现率从4.5升到了6.0.同时,欧元区11国央行亦将其再贷款利率上调到了4.25.在此情形下,人民币和外币利差越大,中国资金外逃的报酬率也越高,利益驱动就会越强。因此,利率应该有一个较稳定的兼顾银行稳健、企业改制和储蓄稳定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区域。名义的高利率已被证明不是好的反通胀工具,且易导致资本内流。此外,由于存在货币替代和我国资本流出入对利率反应的不对称性,利率下限也不应过分低于美元利率。总之,赖以依存的宏观环境发生变化,利率的市场化对汇率政策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第三,从长期看,为充分发挥利率政策的作用,应该积极改革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为利率改革政策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随着外部经济均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汇率政策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里有一个“综合平衡”的问题,也就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综合成本——收益曲线问题。考虑到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政治因素,这里的“综合”,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概念。



关于我们 | 服务范围 | 证券投资 | 企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会计网 |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财务软件网 | 联系我们 |
广东中恒信会计师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 By Linghaifa Copyright @ 2008-2198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8017453号